去年(2019年)元宵節的時候
跑到玄武堂看炸寒單,威力實在太震撼了
想說來寫一篇文章吧,所以就有了這篇:)
首先先來到了玄武堂
好像我有印象以來,炸寒單好像幾乎都是玄武堂
不過我去年(2019年)才注意到他的廟在
正氣路往海邊方向的末端
廟的外觀其實蠻簡單的
有一些鐵製及輸出的圖案
和傳統廟宇建築比的話比較直接一點
進廟之前
面對廟的右手邊會看炸寒單使用的轎子
在廟的牆壁上也可以看到
前台東縣長黃健庭送的「全臺開基」匾額
接著進入寒單爺的部份
臺東炮炸寒單爺的起源約於1949年(民國38年)
當時臺東鎮民陳培昌與鄭藤、林國德3人
從南部請來寒單爺、天王君和三太子等3尊神像
最初供奉於陳培昌家中
直到民國40年(公元1951年)寒單爺神像由信徒輪流供奉
此時也開始出現炮炸寒單爺的活動
而到了1989年(民國78年)
當年的爐主李建智在家成立「玄武堂」
並成立管理委員會
將寒單爺固定安奉,結束輪流供奉的傳統
也就是現在的玄武堂
神龕後面的泥塑裝飾覺得蠻好看的
所以就拍照記錄一下
在廟外面的牆面上有一幅彩繪壁畫
有來玄武堂的話記得和他拍照打卡一下喔^^
接著來到了邯鄲堂
邯鄲堂位於台東海濱公園
往國際地標的方向,在湧泉運動公園旁邊
廟體除了神像外
感覺是比較現代的風格
在進門前看到的門神
是在玻璃門上貼上半透明的電腦輸出
神龕前面的圖樣
感覺也是電腦輸出加上大片玻璃
我還蠻喜歡上面這個圖樣的
神龕的部份則是木雕裝飾
和後面的牆面彩繪
其實沒這麼近距離看寒單爺神像過
寒單爺的臉部有紅綠白三色的臉譜
有三個眼睛,右手拿神鞭,左手拿邯鄲爺印
小的神像感覺年代比較久一些
和穿神明衣的神像風格感覺不太一樣
神龕上的炸寒單週邊商品(?)
感覺是會想買回家的產品
最後回到去年元宵炸寒單的部份啦
印象中我應該拍了兩三場
玄武堂這場不管是威力還是肉身寒單的數量都是最強的
(今年炸寒單的活動訊息再請關注玄武堂的臉書啦)
(https://www.facebook.com/masterhandan/)
來看一下現場的威力
我個人覺得非常值得看
另外看炸寒單耳塞和口罩是必備的
去年看第一場沒準備
開始後一分鐘就直接衝超商買齊全了^^;
上場前的肉身寒單
覺得炸寒單很有男性的魅力
結束後用大木板直接集中鞭炮屑
覺得是蠻聰明的作法
也謝謝活動辛苦的工作人員
依照慣例最後就是交通資訊啦
玄武堂和邯鄲堂都在台東市區靠近海濱公園的位置
玄武堂在正氣路往海邊方向末端
邯鄲堂在海濱公園往國際地標靠近湧泉公園附近
除了這兩間廟以外,炸寒單我個人蠻推薦的
元宵節有時間來台東感受一下現場的威力吧^^
【01412001,拍攝時間:2019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