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對國際地標一直沒有什麼感覺
直覺上是蓋出來讓遊客有一個停留景點的概念
不過這次看9點的燈光秀聽到蠻多喜歡的歌
所以還是寫篇文章記錄一下吧:)
國際地標的前身是「寶桑亭」
不過我其實已經忘記他長怎麼樣了
有興趣可以去google一下
建國100年的時候台東縣政府獲得經費
所以有了這個「國際地標」
去年(2018年)縣府以竹藤材質損壞和颱風吹毀為由
將竹藤的部份拆掉重做
而變成了現在的這個造型
以下是台東觀光旅遊網的簡介
「創作者《游文富》以兩端延伸的走道
像是張開雙臂擁抱大地與人民
呈現具有綿延深長的樹根之意象
屋頂採用波浪性木編結構,象徵著海浪及山派綿延不斷
生生不息、在地著根、向上提升的生命力」
這次的作品取名叫做「向陽樹」
所以在球體裡面有一顆向上的竹編大樹
露出頭,向著陽光
國際地標除了有打卡拍照的功能之外
竹編的結構也提供蠻不錯的遮陰效果
吹著海風散步,其實還蠻不錯的:)
接下來進入晚上的國際地標
在步道和竹編結構裡都有加上燈光
在晚上的8點和9點各有一場燈光秀
演出時間大約10分鐘
有時間的話晚上可以過來散步一下
晚上8點的燈光秀以古典音樂為主
(請無視我可怕的手機夜間錄影功能)
可能以情侶為目標吧,我沒有很喜歡
接下來進入9點的燈光秀
這部份以原住民音樂為主題
從經典的古調到現在的原住民音樂都有
我是覺得不理燈光
好好聽音樂也蠻不錯的
(好像很失理,哈)
(但後面其實有想如果用光雕成本和維護好像都不太容易)
(所以現階段好像這樣是比較好的狀態)
步道的燈光
但我其實一直不知道怎麼拍效果會比較好
燈光秀的時候,步道的燈會一直變化
我覺得還蠻美的
晚上的向陽樹
不知道為什麼拍出來的色調偏有點粉紅
微微的少女心飄出來
最後依照慣例就是交通資訊啦
台東國際地標位於海濱公園裡
我一般是用大同路進出啦
不過國際地標的位置其實比較靠近琵琶湖
附近有台東森林公園和活水湖
有時間的話也可以騎騎自行車
順路參觀一下吧:)
【01281904,拍攝時間:2019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