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來到屏東縣牡丹鄉的
「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
是一個紀念
「牡丹社事件」的公園
依照慣例
先來張地圖
地圖旁可愛的彩繪
首先先往
「歷史步道」前進
沿途設置了解說牌
將牡丹社事件分成九個章節
從背景的「部落生活」
到事件一開始的「族群相遇」
後來因語言及文化的差異,雙方無法溝通與理解
而產生的「誤解與衝突」
在混亂衝突中,54名琉球人遭到殺害,
成為「日本出兵」的理由
在「浴血古石門」中
戰事甚為劇烈,雙方互有死傷
牡丹社頭目aruqu父子奮戰身亡
戰事持續進行,以山林作為掩護,
對人口優勢及武器精良的日軍進行
「迂迴游擊戰」
游擊戰帶給日軍很大傷亡與困擾
加上惡劣的氣候、環境及疫病
日軍深恐不利情勢,在調停人的建議下
進行了「談判與議和」
牡丹社事件的「影響與變化」
對原住民的影響:
部落重建、頭目權力更迭、外來勢力的介入
對台灣的影響:
清朝意識到台灣戰略重要性、
確立「開山撫番」政策、認真經營並展開各項建設
對日本的影響:
減緩日本國內政治壓力、5年後併吞琉球王國、
軍事上的成功開始向外發動戰爭
看完解說資料,聽完故事
發現步道還沒走完,那就繼續往下吧^^
走著走著
來到了「祭祀平台」
一旁有一個小房子
接著沿著步道
慢慢的往回走
途中經過了「涼亭」
「愛與和平紀念碑」
2005年牡丹鄉族人遠赴琉球
進行「愛與和平世紀大和解」交流活動
向琉球遺族表達善意,希望用愛化解過去的傷痛
期盼能從歷史中學習
共同立下「愛與和平」 碑石
象徵彼此愛與和平永存
看了遠方的山
最後來到「石門之役」中
奮戰身亡的「牡丹社aruqu頭目父子像」
以紀念本地排灣族人勇敢捍衛家園的堅定決心
與誓死抵禦外侮的不朽精神
逛完了「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
接著往下一站前進啦^^
【02392406,拍攝時間:2022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