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來到屏東恆春的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

其實一開始對這裡沒什麼感覺

就當作大公園來走走逛逛

不過走著走著想說還是記錄一下

那就跟著圖片簡單逛逛吧:)



依照慣例先來張地圖

有簡單的沿革和各場館的分布

建議先看右側的資料展示空間

最後再看機具和採纖機房

比較知道那些機器在幹嘛

如果只是在園區裡散散步也是不錯的

首先是場館的部份

有「瓊麻主題館」


裡面有瓊麻引進台灣的沿革

瓊麻品種介紹

外觀是木造建築

再加上紅磚的造型

搭起來蠻特別的


之後來到

瓊麻環境教育館」

一樣延續在介紹瓊麻

只是這裡的資料又更加完整

包含瓊麻工業的歷史


瓊麻的品種

做麻繩的主要原料是綠葉瓊麻

白葉瓊麻在離島則是作為軍事用途

接著是瓊麻的運用

除了製成麻繩外

還能再加工成其他製品

像是草鞋、補魚網、澡巾等等


之後來到了「資料展示室」

這裡有瓊麻製作成麻繩過程的模型

從一開始的「種植」


瓊麻採收後48小時內

要進行「採纖」避免脫水或變黃

  

接著要進行水洗後

曝曬風乾


風乾完成後再進入「梳麻機」

經過1號到6號梳麻機逐步梳理

將雜亂無序的麻絲梳理成均勻交叉的帶狀麻絲

再由「撚絲機」將帶狀的麻絲

搓合成粗細相同的「單股線」

即成繩索的基本單位

再經由「製繩機」依實際的需求

再將「單股線」結合成更粗的麻繩


這裡也有展示瓊麻的相關製品

和原住民以瓊麻製作的手工藝品

像是衣物和布料

接著走到戶外

可以看到日本時期遺留下來的

「倉庫殘蹟」


是以當地的咾咕石(珊瑚礁石灰岩)

建築而成

遺留下來的基座


另外一側也有用

紅磚砌成的「宿舍殘蹟」

接著來到機房的部份

首先是「自動採纖機房」


這棟是民國55年建的

裡面只有放置一台大大的

「自動採纖機」


這台是民國54年引進

英製的「可樂娜2B型自動採纖機」

一天可生產3公噸麻絲

自此取代傳統手割機

恆春半島瓊麻工業也進入了自動化時代

房間裡一角的設備

已經變成堆放雜物的地方



接著來到

「機具展示室」

這裡的設備比較多

相對來說也比較小台


先來看一下製作流程

在引進「自動採纖機」前使用的

人工採纖機」(手割機)

昔日會將機器搬至麻園操作

將採好的麻絲直接曬於麻園之中

缺點是缺乏沖水設施

生產的麻絲偏綠且有黏性品質不佳

也因人工操作容易發生意外


曝曬完成的「麻絲」

接著進入「梳麻機」

這個階段共有1到6號機

經過層層的梳理

才能將雜亂無序的麻絲

梳理成均勻交叉的帶狀麻絲


接著將梳理完成的帶狀麻絲

放入撚絲機搓合成一條細麻索

即是繩索的基本單位

經由撚絲機搓合的細麻索

如果要較細的麻繩

則是經由「快速機」合股

直徑約4-6mm


如果要生產較粗的麻繩

則是經由「製繩機」合成

(本機具有纏繩機定量功能)

(因此不需要再經過纏繩機)

這台是「纏繩機」

主要處理快速機」生產的麻繩

纏繞成定量的麻綑後即可出廠



這台是「麻絲打包機」

麻絲打包後體積較小

便於貯存及運輸

逛完一堆機具後

來到了鳥居

蠻多打卡照片都是在這裡拍的


再往下是

「梅花鹿展示館」

梅花鹿的介紹和標本展示

最後就是在園區裡逛逛啦

因為「綠葉瓊麻」是主要的原料

所以種植還蠻大一片的


在裡面出現了

一根長長的「瓊麻花軸」

終於知道在海岸線看到的是什麼了

這個是「白葉瓊麻」

葉緣有刺,採纖量高但品質低

台灣多分布於離島

具有反空降延阻登陸的軍事功能


因為瓊麻是龍舌蘭科的

所以園區內選了很多龍舌蘭科

作為景觀植物

白緣龍舌蘭


象腳王蘭

刺葉王蘭


綠葉龍血

番仔林投


黃邊虎尾蘭

最後是屏東特產

但不是龍舌蘭科的蓮霧:)

     
延伸閱讀    
     

景點總覽都在這 車城龜山步道 佳樂水風景區
陵頂自然公園 車城海口港 社頂自然公園
     

 【01842212,拍攝時間:2022年8月】

arrow
arrow

    三木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